老骥伏枥有所为 精准帮扶结硕果 ——贵阳市教育局关工委“老校长下乡”组团式帮扶

“老校长下乡”工作是教育部关工委在全国开展的旨在帮助农村薄弱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品牌活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市实现“强省会”目标的重要工作,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和建设贵州特色教育强省进程中意义重大。“老校长下乡”工作是精准帮扶农村薄弱学校的有效形式,是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措施,是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补充。

近年来,贵阳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聚焦农村青少年群体,不断开拓创新,将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农村教育精准帮扶有效融合。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教育局关工委于2016年开始实施“老校长下乡”试点工作,试点原则上三年一换。六年多来,全市共动员68名老校长帮扶了63所学校,为贵阳市深化教育精准扶贫、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探索了一条新道路。其中,2019年开展第二轮“老校长下乡”贵阳组团式帮扶项目,市教育局关工委通过聘请11名城区品牌学校退休校长的方式,组成“老校长下乡”支教团队推动10所农村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上得到提升,并辐射带动周边学校教育服务水平和质量。王前明、刘皖平、王丽华、陈玉、付汉凤、胡桂琴、郑敏英、鲜苏萍、周晓群、徐菊萍、郑重11位老校长在帮扶工作中展现出对发展农村教育的热忱、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的迫切心情、对乡村振兴事业倾注的热情,他们忘我的工作作风、精湛的职业修为、深厚教育情怀,令人感佩。

王前明老校长指导科学规范学校管理,强化责任抓落实,进行目标管理,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加强教师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受援校对学生进行备考心理辅导,协调受援校干部教师到华麟学校跟岗学习,同时两校共同进行模拟测试,并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监控。

刘皖平老校长组织教师团队送课下乡,帮扶指导受援校教学教研工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坚持走进课堂、走进师生实地听课、看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受援校教师成为学生知心朋友,以经验传播智慧火种。

王丽华老校长关心农村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农村未成年人快乐成长。积极策划,针对小学生兴趣爱好特点,开设古典舞蹈、啦啦操、唱歌、国画、书法等多门兴趣课程,与受援校共同推进素质教育。

陈玉老校长为受援校发展“把脉问诊”送处方,对学校校园文化、学校规划提出指导性建议。指导改编校本教材《老红军杨顺清》,多次带领各学科骨干教师走进课堂,结合教师的执教情况进行研讨、诊断,提出合理科学的教学建议。

付汉凤老校长积极探索帮扶学校管理新模式和新方法,指导和帮助学校做到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精神文化内涵的校园育人文化,使学校在文化建设上有亮点、有特色,体现出鲜明特色。

胡桂琴老园长为加快乡镇幼儿园教育发展步伐,通过资源共享、送教进园、交流学习等方式切实发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带头作用,使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和拓展。

郑敏英老园长为受援园组织观摩活动、示范课、讲座、网络学习、现场指导等活动,有效搭建了城乡幼儿教育联系的桥梁,提升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了城乡幼儿园之间教育教学的交流,促进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成长。

鲜苏萍老园长指导受援园充分利用民族民风和本土资源,依托布依族、苗族民族文化的“根”和“魂”打造校园民族文化,将游戏活动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使“六月六”游戏活动成为禾幼特有的校园文化,将布依族文化更好地融入幼儿园课程。

周晓群老校长对6所农村薄弱学校德育工作、共青团和少先队建设工作进行帮扶指导,开展“少先队组织阵地建设”、“红领巾争章启动仪式”等活动,引导少先队员加深对党是先锋队、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这一血脉关系的理解,聚焦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聚焦传承红色基因。

徐菊萍老园长秉承“整合资源、共同提升、和谐发展”的理念,引导农村幼儿教师按照“以幼儿为本”的游戏理念和整合发展的课程观,在农村幼儿园文化建设中基于幼儿、贴近生活,创设更有利于幼儿自主、发现、探究、学习的游戏环境,提高保教质量,让校园文化建设有根有魂、富有生命力。

郑重老校长为引导少先队员赓续和弘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祖国的朴素感情,在清镇市王庄民族中学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七年级建队仪式活动。

老校长们积极地投入到了帮扶工作中,他们走进被帮扶学校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教学楼和办公楼,对校容校貌、设施设备进行实地查看;他们走进课堂,采取全学科覆盖式听课、议课、评课,深入了解教师们最真实的工作状态;他们通过与被帮扶学校干部教师座谈、“家长访谈”、“学生访谈”、推门听课、发放学生问卷等多种方式了解学校管理情况、教育教学情况、安全维稳情况、家校合作情况;他们与自己的“智囊团”会商,向帮扶学校提出发展建议,帮助学校转变办学思路,制定“三年提升计划”,从发展目标、内涵和实施路径上进行明确,达成学校发展共识,推动学校健康优质发展;他们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调动各种支持力量,为被帮扶学校管理干部、教师争取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许多农村教师得以走出大山,到城区优质学校学习交流,到发达地区参观访问。

在帮扶工作中,老校长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管理经验、教学技能感染影响着试点学校的师生,使试点学校在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有明显的提升,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推动了学校发展,使学校成为教师爱岗敬业、安心从教的校园,学生健康成长、开心学习的乐园,家长充分信任、齐心共育的家园,获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及老百姓的一致认可。

                                                        (教育部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