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仍不老,立根破岩中——安徽师范大学陶绪德教授在关工委战线上的耕耘岁月

榆荚飞钱,柳线搓绵,沿着安师大文津花园的小道,者在一栋公寓的楼前见到了陶绪德老师。乍一看陶老师,头戴一顶黑色运动帽使他看起来精神矍铄,颇有“气势”,说他是“退休运动员”恐怕比退休老教师更让人信服。与他交谈不到几句,一个言语幽默、和蔼可亲的长辈形象就印入心中。伴着阵阵春光和徐徐微风,陶老师向记者缓缓讲述起过往的岁月。

上下求索,春泥护花

1957年,陶绪德从芜湖一中毕业,正式进入大学攻读物理。“那时候招生人数少,考大学特别难。”回想起当初,陶绪德深感求学之不易。和许多读书人一样,年少的陶绪德对未来满怀憧憬。录取通知书上的一段话,更是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教书育人、奉献自我”的种子:亲爱的同学!希望你愉快地走上学习岗位,坚定地站在文化教育的前线上为争取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努力。为了成为一名教师,陶绪德努力学习,在独属于那个时期的积分册上,记录下优异的成绩。最终,组织上决定,将他分配到皖南大学任教。

提及教书的那段时光,陶绪德脸上泛起了笑意,像孩童一般热情地和者分享学生写给他的话:敬爱的陶老师,我真诚地祝福你成功入共产党,完成你这么久的愿望。这段话的落款是1964年。陶绪德爱惜地抚摸着那个记录着密友和学生话语的本子,激动地读起了那些满含真挚情感的祝福。

“那个时候,真的是和学生像一家人。”陶绪德满是感慨。六十多年的峥嵘岁月,纸张已微微泛黄,但师生间亲密相处的情景似乎还在昨天。1961年陶绪德毕业,2000年退休,近40年的教书生涯让他把爱学生、爱护下一代的思想化作种子种在了心里。

入关工委,献一颗心

2000年,耳顺之际的陶绪德退休回家。在闲居之余,他依然不断学习,并时常追问自己:“难道退休人员就没有人生价值了吗?”怀着继续发光发热的想法,陶绪德打算加入一个更有朝气、更能融入社会的集体。思前想后,他提出了进入关工委工作的申请,准备将接下来的时光仍然用在莘莘学子的身上。2001的6月,他终于得偿所愿。“有事业才有追求,有价值才有梦想。”陶绪德郑重地说出这一句如同誓言般的话。在关工委工作的二十多年,他积极思考,多次与同事交流心得。曾教授过的学生,现也加入了关工委,这大大便于陶绪德工作的开展。

可谁能想到,陶绪德也曾面临“没人、没钱、没场地”的“三没”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陶绪德等人几经讨论,向领导提建议,不断动员他人加入,并将动员起来的人分成青年教师工作组和学生指导工作组,最终将关工委发展壮大至今日局面。

在提到中国共产党的时候,陶绪德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在关工委工作的老同事中,十个有九个是党员,这无疑为陶绪德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便利。对于曾任学院分党校指导老师的陶绪德来说,党带给他的指导远非三言两语就说得清、道得明。在党建方面,陶绪德还有自己的见解。“微型党课”,便是他琢磨出来的党员学习的新形式。恰逢习近平总书记提倡“中国梦”,陶绪德与同事研究后认为,几个人围绕一个话题、面对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身边小事说起,效果或许更好。经过一路探索,这一方法逐渐作为一个模式发展下去。

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陶绪德拿出了一本《关心下一代》。第33页上,是他所撰的《探索“老少同心共筑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时间短,形式活,内容实”,简单的9个字,是对微型党课最好的概括。时至今日,这一模式又进行了演变。它被赋予另一个名字——“党史青传”。不仅是老师说,更多地要学生组织、参与,青年间的互相交流,让党史学习也变得更具“亲和力”。

桑榆非晚,柠月如风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一路走来,陶绪德始终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曾经,他是运动场上的健儿、教职工比赛中的主力军,如今,他依旧热爱各项活动。跳远、跑步、乒乓球、门球,是参与较多的项目。在得闲时,他又会和三两好友下下棋、打打扑克、搓搓麻将。身体状况的下降,并未使其活力减少半分,陶绪德的胸膛中一直跳动着一颗充满活力的心。

阳台的一隅,摆放着几盆吊兰,从其蓬勃中,可窥见陶绪德平日里的精心照顾。结束了教育生涯的他,并没有选择静享晚年,而是继续发光发热,坚持奉献自我。“厚德载物”这是挂在沙发正上方的书法作品,笔迹遒劲有力,似乎时刻提醒着陶绪德要以此为标准,规范自己,又像是在告诫来者,为人当注重一言一行,朝此方向努力。寒来暑往几十载,陶绪德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子,又迎来一代又一代新人。无论身处何职,他都是那个关心、呵护青年的仁者,都是那个诚意满满、为国效力的党员,都是那个不辞劳苦、默默举灯向前的老先生。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陶绪德在回答者“觉得现在的青年人最珍贵的品质是什么?”时,语重心长说:“真心换真心,才能有真朋友,你们也要结交一些真诚和正能量的朋友。”经历了多年风风雨雨,陶绪德在对待世事上有着超然的心境。在他看来,很多事情没有捷径和技巧,真诚才是唯一的钥匙。唯有真诚是岁月无法磨灭的,无论过了多久,真诚的人和事物总会让人感动。

新时代的火炬传到了新一代青年人手中,当代青年成了奔跑着的火炬手。正值师大94年校庆和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陶绪德老师借用毛主席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候说的一段话来勉励当代青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陶绪德在关工委工作了多年,对于青年学生始终是带有一种长辈的关怀。在最后的交谈中,陶绪德寄语青年人——青年大学生要深入学习“四史”,传承红色基因,以迎接和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庆祝开展好纪念建团100周年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岁月忽已晚,但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仍然一片红心向夕阳,也用这样一份爱人之心来对我们寄予厚望。他青山不改,青年人定会绿水长流!

经师易遇,人师难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ѧԺ�ع�ί��������������Ϊ�ֵ�У��ѵ�ི�����Ĺ������.jpg


                              (安徽师大大学生记者团张益含 吴相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