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关工委、省直属机关、省教育厅、省国资委关工委:
经研究,省关工委拟于9月份召开全省关工委系统教助结合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近年来教助结合工作开展情况,表彰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研究下一步工作发展。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认真调查研究。各市、系统关工委要认真总结,就关工委教助结合工作情况开展调查研究。调研中,要注重总结经验做法,掌握先进典型,明确今后任务,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在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请各市和三大系统关工委各形成1篇主题集中、特色鲜明、事迹突出的教助结合工作综合材料(不超过2500字);各推荐1-2篇所属县(市)区、单位(企事业单位)关工委或“五老”开展教助结合工作的典型事迹材料(不超过2000字)。省关工委将从中选取部分优秀材料,组织经验交流和典型推广。上述材料电子版,请于8月20日前,由各市和三大系统关工委统一报送省关工委。 二、表彰先进典型。为展示近年来全省关工委开展教助结合工作成果成效,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省关工委将表彰一批教助结合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1.评选对象。注重实绩导向,坚持基层优先。评选名额原则上从县区级以下关工委组织及“五老”个人中产生;省直属机关、省教育厅、省国资系统关工委从厅局级以下关工委组织及“五老”个人中产生。评选具体工作,由各市和三大系统关工委组织安排。 2.评选标准。在开展教助结合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在活动开展中形成特色品牌,在关爱成果上成绩显著的关工委组织或个人。 3.名额分配。(见附件1)。 4.评选程序。8月20日之前,请各市和三大系统关工委将评选结果通过纸质和电子版报送省关工委(推荐表详见附件2、3,纸质推荐表需加盖公章)。 三、了解关爱平台。多年来,我省许多地方关工委都设立了关爱基金会,并开展了形式多样、深入人心的关爱帮扶活动,为一大批困难学子和困难青少年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请各市、系统关工委统计自身设立的关爱基金会或关爱基金情况,并将基金会星级等次情况报送给省关工委。 四、提升工作水平。要改进和提升教助结合工作的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和创新内容形式,使教助结合工作成为省关工委关工委“五老关爱工程”的重要载体和精品工程,要提升工作影响,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的浓厚氛围。要积极动员广大“五老”发挥作用,结合实际开展帮扶帮困、捐资助学、助残助孤等关爱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关工教助结合工作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1.全省关工委教助结合工作先进典型名额分配表 2.全省关工委教助结合工作先进集体推荐表 3.全省关工委教助结合工作先进个人推荐表 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2年7月18日 附件1: 全省关工委教助结合工作先进典型名额分配表
序 号 | 市(系统)关工委 | 名 额 分 配 | 集体(74个) | 个人(64人) | 1 | 合肥市 | 6 | 5 | 2 | 淮北市 | 3 | 2 | 3 | 亳州市 | 3 | 2 | 4 | 宿州市 | 3 | 3 | 5 | 蚌埠市 | 5 | 4 | 6 | 阜阳市 | 5 | 5 | 7 | 淮南市 | 5 | 4 | 8 | 滁州市 | 5 | 5 | 9 | 六安市 | 5 | 4 | 10 | 马鞍山市 | 4 | 4 | 11 | 芜湖市 | 5 | 5 | 12 | 宣城市 | 5 | 4 | 13 | 铜陵市 | 3 | 2 | 14 | 池州市 | 3 | 2 | 15 | 安庆市 | 6 | 6 | 16 | 黄山市 | 5 | 4 | 17 | 省直属机关 | 1 | 1 | 18 | 省教育厅 | 1 | 1 | 19 | 省国资系统 | 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