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种子一片沃土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雄谈有机教育(之一)

儿童都是一粒"种子",教育应是一片肥沃土壤。教育孩子时,有的父母喜欢拔苗助长,有的父母热衷催熟,有的父母想要顺其自然又摇摆不定。怎么才能给予孩子最符合天性的教育?本期就此问题再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一粒种子要成为果实,需要阳光、雨水、土壤等条件,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再好的父母,也不可能提供孩子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须把孩子看成“种子”,父母、师长似农夫,要给每一粒"种子"追肥、浇水与除草,但抽穗拔节、开花结果只能靠其内因起作用。

  儿童成长与种子发育有着天然的相似:首先,需内在发展驱力和特质;其次,外在条件与教化环境缺一不可。那么,究竟应给儿童以怎样的正确教化呢?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儿童即种子;必须尊重生长的需要和时机,顺应儿童生长规律。而叶圣陶的童话《一粒种子》则更加朴实,给我们的启示是:信念是一粒种子,做任何事既要有平常心,又要坚持、靠自己。

   实施“种子教育”,须符合儿童的成长特性。如今,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困惑:自己投入了大量精力、物力,孩子的成长却不尽如人意,并为此心烦气躁。其实把孩子看成一粒“种子”,还须了解“种子”的3种特性:

   生长性,每粒种子都蕴含巨大、自觉的生命力,但其根只有往土里钻,芽才能向地面透。儿童“天生就是学习者”,自出生伊始就拼命汲取营养,主动适应周围环境与未知世界,不断地完善自己,未来无可限量,这个过程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独特性,每粒种子都带有各自的遗传基因,有完成其生命传承的倾向。每个儿童伴随着不同的家庭早期教育,形成自身特有的性格与气质、优势或不足、兴趣和爱好,成长时间也有早晚之别、快慢之分。

   可塑性,同样品类的种子,所长成的果实不尽相同,说明种子在成长中存在各种可能性,要看我们给予其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强调可塑性,表明儿童的发展并非单一不变,父母应不断改变、更新自身的观念与方法,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

   童年教育是人生的“种子阶段”,需要家校社协同共育。依据当代儿童成长背景与特性,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创设适宜的文化环境,通过五育并举与家校社协同,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运用固本培元、深耕细作的手势,使“种子”茁壮成长。

   学校教育方面:坚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学校作为教育主导生态,要为“种子”提供肥沃的土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儿童健康与个性成长。学校教育要尊重、保护每一个儿童,使一切教育活动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

   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不管。陶行知说过:“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对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提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关键是父母心态上要保持平衡,接纳孩子成长的不同节奏。同时,“种子”播下去,还须做好科学的“田间管理”。

   社会教育方面:应主动协力学校与家庭教育,将“五育并举”融入儿童社会实践与各项活动之中,发挥社会教育、校外教育在童年成长中的特殊功能。使“礼仪规范重养成,植根铸魂重品行,兴趣广泛重审美,强健身心重意志,劳动实践重技能",成为开展儿童“种子教育”的实践内涵。